AI赋能千行百业 但撑起AI的却是“它”
智能驾驶?没它不行。智慧医疗?没它不行。你能想到的AI应用场景,基本都有它的身影。它就是AI产业的燃料——“数据要素”业务。
数据要素业务包含“数据清洗”、“数据标注”等环节,它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蓬勃发展。据艾瑞咨询相关数据,国内数据要素行业预计2025年整体规模将达到2000亿左右,2028年将正式突破3000亿,另据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上的消息,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
在全国数据要素产业快速增长的大势下,郑州航空港区正脱颖而出: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省级先行区名单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成功跻身全省8个省级先行区之列,正成为中部地区冉冉升起的“数据港”明星。
谈及数据对AI产业的重要性,业内人士总是会用“基石”、“燃料”这样的词汇形容。凡是需要让机器“看见”、“听懂”、“读懂”并“理解”现实世界的任务,都需要通过数据标注来为其提供“教材”和“参考答案”。
“以自动驾驶来说,需要成千上百个数据采集项目,单交通牌的类别就有100余种,另外还有各类障碍物、红绿灯、各个城市的街道等等。我们对数据筛洗、脱敏、标注,海量信息汇集成有用的数据集,这才能让自动驾驶成为可能。”数据标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进行标注后,“喂”给车辆自动驾驶系统,车才能像人眼一样,识别出车道、交通灯、路牌、行人、车辆等对象。对于整个AI产业来说,标注后的数据才能让AI读得懂、学得快。
在智慧零售领域,通过对视频中的顾客行为进行标注,可以分析客流轨迹、停留时间,进而优化店铺布局;通过商品图像的标注识别,帮助商家管理库存;在智慧医疗领域,通过对CT、X光等医疗影像进行病灶标注,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正式公布了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省级先行区名单,航空港区凭借卓越的数据资源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成功跻身全省8个省级先行区之列。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航空港区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更为区域内数据要素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11月25日,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揭牌,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智算中心,填补了河南省在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方面的空白;
2025年1月2日,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数字经济产业指挥部在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举行签约仪式,向全国展示了航空港区在数据交易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定位;
2025年2月,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上线全量版DeepSeek-R1 & V3及多模态版DeepSeek-Janus-Pro模型,让人工智能具备更接近人类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025年4月8日,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带领调研组赴河南郑州航空港区,肯定了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以销定产的创新运营模式;
2025年6月,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公布2025年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认定名单,“河南省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中心”成功入选,成为全省40家重点培育的AI创新载体之一;
2025年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deepseek,“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项目”成功入选“创新先锋”优秀案例评选,成为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标杆案例;
航空港区汇聚了全国路网中心、河南省生物医药等优势数据资源,构建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十大产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格局,为数据要素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
作为新兴产业,数据产业催生了更多新质生产力。以河南空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港数据科技)为例,其作为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布局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关键落子,目前已赋能国内30余家头部企业及科研机构,包括自动驾驶车企、系统集成商、大模型公司、算法企业与科研院所。在自动驾驶领域,加工整理交通场景高质量数据集总量达2560TB,为车型商业化落地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在智慧医疗领域,累计迭代更新医疗数据集20TB,采集清洗原始医疗数据(含图像、视频、公开数据集)150TB;在智能教育领域,储备教育类文本数据集900TB、图像数据1320TB、音频数据集19800TB、视频数据集28000TB;在具身智能领域,积累有效时长2000小时的数据集,赋能智慧物流、智能康养、智慧家居等场景,实现从“数据支撑”到与产业“价值共创”的跨越。
除了经济赋能,数据产业在创造社会价值,特别是在解决就业机会方面,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不仅能直接催生新的职业岗位,还能通过赋能传统产业,间接带动大量就业。
作为本土AI人才“孵化器”,空港数据科技以“本地化招聘+系统化培养”破解就业与人才短缺难题。空港数据科技现有300余人专业化团队中,绝大多数为本地招聘,涵盖大专至博士学历、18至45岁年龄层,建立起了“传帮带” 培训与晋升体系,将零基础员工培育为掌握AI基础技能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帮助年轻人“在家门口搭上AI产业快车”。已有多名员工从行业“新兵”成长为技术骨干、项目经理,既实现个人职业价值提升,更为航空港区培育了首批本土AI产业工人,为区域未来产业发展储备了宝贵人力资本。
对此,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是AI产业的数据基石,更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致力于让数据要素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据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相关信息,我国将培育壮大一批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
而数据标注作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关键环节,正在国内快速发展。据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发布的《2025高质量数据集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迭代,我国数据标注产业产值已突破80亿元。据艾瑞咨询相关数据,国内数据要素行业预计2025年整体规模将达到2000亿左右。
此次航空港区入选省级先行区,叠加空港数据科技等数据企业的实践赋能,标志着中原地区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未来,随着先行区建设深入与企业服务能力升级,航空港区有望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数字动能”。
在航空港区,空港数据科技这样的公司正以“数据燃料” 激活更多AI产业。而其母公司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凭借其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中部最大智算中心”的算力优势,精准卡位数据要素服务赛道,既填补了产业链关键缺口,更探索出 “新兴产业拉动高质量就业”的特色路径。
据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河南空港智算中心的全面建成与各项深度合作的稳步推进,其运算能力将达100000P以上,为企业提供基础算力、高阶算力、算法训练、推理等服务,有效赋能科学研究、工业制造、智慧城市、航空航天等领域,促进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在航空港区形成数据集散高地、大模型平台高地、大模型应用示范高地、人工智能企业汇聚高地。原文出处:AI赋能千行百业 但撑起AI的却是“它”,感谢原作者,侵权必删!